成长路上的收获——赵延勋老师

成长路上的收获

高一  赵延勋

每个人都渴望成长,尤其作为一名教师,面对不同的校情、学情、班情和不断进步的社会,更需要更新自己。本学期参加了两次培训会,每次都激动人心,每次都刷新三观,每次都刺激着内心深处,每次都令人久久不能平静,每次都令人心潮澎湃!

48日——9日“全国中小学班主任胜任力与核心素养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在我校隆重召开,怀着期待参加了培训会,这是最接地气的一次培训会,没有过多的虚假成分,专家的每一句话都贴近事实。就本次培训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学习是不断成长的动力

教师的职业特质决定了不断学习是胜任职业的关键因素。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知识架构,不一样的价值观、人生观,不一样的思想,不同的心里特质,并且每个人都在不断成长,尤其在这个网络信息发达的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前所未有。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于政玲和梁岗老师的报告中都提到一个老师要想快速成长就要不断学习,比如于政玲老师阅读了大量有关管理学方面的书籍,如《领导力》、《实践七个好习惯》,关于班级管理和班主任工作的书籍,如李希贵的《陪着就是教育》、《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学生第二》、《学生第一》。从梁岗老师的讲座中更能窥探出其知识渊博,对心理学、广告学、营销学、管理学等方面涉猎广泛,且运用自如。

二、“用心”是成功之道

海尔老总张瑞敏曾说:“将容易的事情天天认认真真的做就是不容易、不简单;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做,容易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认真做,认真事情创新做,就是不寻常。”教师的工作重复、单调,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如何克服这种情况,那就是“重复的事情认真做,认真事情创新做”,用心做,每一次都将会有不同收获。

作为教师每一年都会面对不同的学生,但相似的事情却是不断涌现,如果仅凭以往经验处理类似的事情不一定就能达到相同的效果,这就需要在工作方法上不断创新。于政玲老师在工作中就是一丝不苟,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比如,作为历史老师,她为班上每一位孩子每年写一封长达近万字的信,并将这些信邮寄到家长手中,这种家校沟通模式深得学生和家长的认可,每位家长都期待着能够收到于老师的亲笔信,就像期待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一样,甚至有很多孩子将这些信作为纪念而收藏。作为政教处主任,于老师通过发放邀请函的形式找问题学生谈心,消除了师生间的隔阂,通过互相留言加深了师生间的交流,这些小小的举动极大改变了以往呆板、低效的德育工作方式。在班级管理上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如在班级文化建设上,实行“小本管理”每天值日班长将班级发生的事情简单汇总记录,并在全班传阅,每位同学都可以在上面谈自己的感想,即让班里所有学生了解到班里发生的事,又给了每位同学发言的自主权,拉近了同学之间的距离,增强了班级凝聚力,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模式慢慢感化着每一位同学。

梁岗老师的“构建健康的班级免疫系统”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的创新极具新意,比如对班名的命名突出积极向上的主旨,并要符合班情,而不是“率性而为”;让学生设计班印,制作班级信物,这些小举动传递着正能量,又引导着班级文化向健康、积极方向发展;在班级举办的各种活动中注重仪式与内容相结合,通过仪式增强活动的隆重感,庄重感,让学生深深感受活动带来的冲击。他的“开班仪式”活动让人耳目一新,每一次开班都有不同的形式。在开班仪式举行前为每一个同学制定自己的目标和班级需要达到的目标,这些目标以促进全班同学共同进步和班级和谐为标准,当目标实现时举行开班仪式,这项活动即让学生体会到目标实现后的成就感,又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三、班会的魅力

班会分为常规班会和主题班会,常规班会主要解决日常存在的问题,而主题班会则统筹全局,主导班级文化的走向。

丁如许老师的主题班会富有激情,方法得当,形式灵活多变,不墨守成规,注重师生互动。以学生为核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做到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

丁老师的一个举动深深打动了我,在调查孩子们读书数量时,他并没有让孩子们一一回答,也没有提问,而是通过与学生握手力度的大小获知孩子们读书的数量,这种方法既避免了个别学生攀比虚报数字,又保护了孩子们的自尊心,难道这样班会孩子们会不喜欢吗?

这次培训会让我深刻认识到,要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和班主任要做到三心即:“爱心”、“热心”、“用心”;具备四种能力即:学习的能力,管理能力,活动组织能力,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