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 学校新闻

【媒体聚焦】中国教师报专题报道:专访校长滑秀林——穿越迷思做课改

转载《中国教师报》2024年1月24日06版专访报道

 

穿越迷思做课改

——访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

新乡市诚城卓人学校校长滑秀林

中国教师报记者 褚清源

一见面,滑秀林没有刻意的寒暄,我们很快便进入了畅聊状态,听他聊个人成长的经历,聊投身课堂改革的历程,以及做校长的过去和现在。图片1(1)

 (滑秀林,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新乡市诚城卓人学校(原河南师大附中双语国际学校)校长,物理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导学自主”课堂提出者)

 

    滑秀林曾担任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10年,秉持“人本立校”理念把学校带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度,曾在河南省首批省级示范性高中评估中名列榜首,一时间省内外前往学习者络绎不绝。其中备受关注的不只是他如何赋能教师团队的管理经验,还有他倡导并实践的“导学自主”课堂成果。坐在一旁参与对话的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党委副书记刘齐晋补充说:早在2007年,滑校长就提出了“导学自主”教学理念,至今已经迭代了多个版本。

    从一名物理教师到政教主任、副校长,再到校长,滑秀林可谓“教而优则‘仕’”。1999年开始担任校长的滑秀林,一上任就把课堂教学改革摆在了工作的中心位置。他研究过启发式教学、情境式教学、诱思探究教学、案例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目标教学等,后来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滑秀林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更加清晰,“导学自主”课堂应运而生,学校的发展也因此开始提速。

    退休后,滑秀林来到河南师大附中双语国际学校(已更名为新乡市诚城卓人学校)担任校长。在这里他更多是“创业者”角色,因为从建校到招教再到招生,滑秀林谋划主持了整个过程。10年来,学校已成为当地的领跑学校,在业界被津津乐道的经验有很多,但是在滑秀林眼中,他更看重的是不断升级的“导学自主”课堂。

    2023年11月21日,第二届全省民办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成果博览会在该校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600余名参会者围观的就是已历经20多年,且不断升级的“导学自主”课堂教学范式。

    从公办学校到民办学校,滑秀林始终保持学习的热忱。从不参与“无效社交”的他,个人竟然常年坚持6天工作制,增加的一天主要用来学习。在学校,他的一日生活三部曲是“听课、巡视、学习”。他坚持“四学”,即学教育理论、学领导科学、学人生哲学、学人文历史。他自己爱读书,更支持学生读书,在他所工作的两所学校,滑秀林先后捐赠了2万册图书。

    这些年来,滑秀林听课笔记、学习笔记积累了100多本,他把平时的思考感悟记录下来,后来成了一本书。每次外出学习归来,滑秀林都会借助全校教师大会分享他的学习收获。这样的习惯他已经保持了35年。

    那天,在他的办公室里,他一边翻阅自己的笔记,一边介绍记录的内容。一个典型的细节是,他的读书笔记书写工整,其中标有不少不同的标签,一位爱学习、善思考的校长形象跃然纸上。一位校长为什么被称为好校长,有时候无须太多描述,有这样善于学习的精神就已经是最好的佐证了。

    谈到课改领域的“追风现象”,滑秀林说“当大家都往东走的时候,我要思考往西”。他的这一反向思考意识让记者印象深刻。

    于是,就20多年来的课堂改革,我们展开了一场对话。

    

对教学的再认识

    中国教师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施让“素养为本”的育人导向得以确立。在此背景下,您认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要关注什么?

    滑秀林:我过去曾说过一个观点,中小学的课堂处于“失重”状态:重教轻学,重知识轻素养,重教书轻育人。其实,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的教学远离学生的生活。因此,《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走向学科实践,走向综合学习,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意义重大。一定程度上说,知识既是名词也是动词,只有通过主动探究,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习得的知识才是可迁移的知识。

    如果说新课标倡导学习走向生活的话,那么就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研究教材、教法和学法,还要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的需求。教师的“第一专业”应当是研究学生。学生永远是教学改革研究的主题,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永远是教学改革既定的主题。比如,学生最需要从教师这里获取什么,可能就是被认可。每个人都需要被他人认可与欣赏,学生更是如此,因此教师要学会欣赏和赞美学生,欣赏和赞美就是最大的尊重。但是,如何欣赏和赞美学生是需要研究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要欣赏每一个学生,而不仅仅是欣赏那些优秀学生,要欣赏学生具体的优点,比如兴趣、爱好、特长等,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而非泛泛地赞美,不仅要赞美学生的精彩答案,也要赞美来自学生的质疑。

    中国教师报:就像我们批评过去的教学存在过度讲授现象一样,近年来,从教转向学的过程中,因为对“学”的强调,又走向了教的过度弱化现象,以至于从“少教”走向了“不敢教”。对此您怎么看?

    滑秀林:这个问题在10多年前我就关注过,可能一些教师对此还存在根本性的误解。海德格尔曾提出“让学”概念,“让学”是激发学生自主学、积极学,这就要求教师让出时空,让出一定的话语权,不过,“让”是相对教师以往“教的霸权”而言的,“让”是对教师绝对控制的消解,“让”有“让”的理念、目的、原则和艺术,而绝不是彻底的不教。教师不能没有话语权,问题的关键是用话语权干什么,在什么时候用。

    叶圣陶先生也提出“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不教”不是不教,而是通过“教”让学生由学会变会学,从而达到不需要教的目标。不教的前提还在于怎么教,教是为了什么,此时的教是更“高级的教”。

    中国教师报:课程改革20多年来,关于教学改革一直伴随着“教与学”谁先谁后、教中心与学中心的争论。您作为整个改革过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如何看待“教与学”的关系?

    滑秀林:我们常说,要把“教室”变成“学堂”,把“满堂灌”变成“满堂学”,将教师主动地“教”转变成学生主动地“学”。教学改革要关注的无非是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学什么?怎么学?谁来学?围绕这些展开的改革实践可谓变化多端,概括来说无非三种:课堂是讲的阵地,课堂是练的阵地,课堂是学的阵地。那么,哪一种说法对呢?我认为,这三种说法无所谓对错,只是强调的侧重点不同而已。“讲”是必要的,但不能“满堂灌”;练也是必要的,但不能把刷题当教学;“学”更是核心与根本,但教与学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我的结论是:要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就要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并坚持教师主导作用不动摇,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不动摇。

    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教师应以高水平的教引导学生高质量的学。高质量的学首先是真实的学,然后是深度的学、创造性的学。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主张:一是倡导教师实施对话教学,二是教师要能“活化”知识,三是教学就是给学生提供机会,让课堂充满选择,让学生有机会去选择、去发现、去探索、去追问、去创造。

    我想,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一线教师要能够穿越迷思做课改。

    

关注课改的关键变量

    中国教师报:学习带来的首要礼物是“视野和深刻”。在您的学习笔记里专门阐释过对学习的认识。在您看来,“学”和“习”是两回事,能否谈谈您对学习的理解?

    滑秀林:学习包含了“学”和“习”两个过程。其中“学”表示个体利用各种方式,通过各种场所,组合各种素材来获得经验;“习”既有温习、复习的含义,也有见习、实习、练习等含义。学习这一词语本身就包含了先“学”后“习”之义,即先获得经验,然后使用所学经验,也就是“学以致用”。当然,将学习理解为“学用结合”,那么学习就包含有“做中学”的思想了,它本身就体现了“基于问题的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学”指明了学习的主体、学习的对象、学习的方式以及学习的场所,体现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统一,体现了现代学习方式的多种要求。对“学习主体”“学习对象”“学习方式”“学习场所”的研究,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专业发展最核心的功课。“习”绝不仅仅表示“复习”和“温习”之意,它更表明学习的目的在于使用,并在使用中精进和完善所学。同时,强调学习需要有兴趣驱动之下的付出,需要有高远的目标指引。因此,科学的“学习”不仅包含经验的获得,也包含经验的使用;不仅强调学习的方式,也强调学习的动机。教师只有深入研究“学习”的丰富内涵,才能真正树立起科学的学习观,并最终促进学生的高质量学习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教师报:我看到咱们学校有一大特色就是“小班化教学”。您如何看待小班化教学之于当下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滑秀林:只有实行小班化教学才可能实现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这是比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教育科研层次更有效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路径。因为小班化教学解决了班级授课制中的结构化矛盾。一位教师面对50名学生与面对30名学生投入的精力成本与产出效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发挥班级授课的优势,又能兼顾个别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人均受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从而可以大范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小班化教学有利于教师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最大程度确保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对于那些学习和生活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关注他们、关心他们,使这部分学生重拾信心、健康发展。同时,小班化教学还可以减少教师的作业批改量、辅导和家访的总量,使教师有更为充足的时间进行教研活动,也能增加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增进师生了解,改善师生关系,使教师更容易带着积极的情绪进行教学,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中国教师报:有人说,课改的变量很多,但教师是其中的关键变量。课改改到深处学校要关注教师什么,教师自身又要关注什么?

    滑秀林:课改改到深处,学校必然要更加关注教师的专业素养,关切教师的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把读书当作精神的第一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兴趣,要有博览群书的愿望,要学会潜心攻读,深入思考”。于漪也曾说,在她的教育生涯中有两根支柱,一根支柱是学而不厌,一根支柱是勇于实践,两根支柱的聚焦点是反思。

    因此,教师不仅要读书,做好“读书人”,还要更加重视反思意识。教学重在反思,反思就是批判性考查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把自己的实践经验逐步联系理论。教师不能沦为知识的搬运工、教学的机器人,要通过不断反思使自己常教常新,教出自己的特点来,教出自己的风格来。教师一旦走向反思就可能走向研究。当然,反思本身并不等于研究,反思之后有所行动才是研究。

    

教在导学,学贵自主

    中国教师报:早在2007年,您就提出了“导学自主”教学理念,后来又改造升级为全新的样态。请您具体阐释一下“导学自主”课堂的内涵。

    滑秀林:“导学自主”的“导”即主导、诱导;“学”即学习、学问;“自”即自动、自发;“主”即主体、主动。“导学自主”的精神实质可概括为:激励信心,激活思维,激发潜能,教在导学;主动学习,探究学习,高效学习,学贵自主。如果浓缩为8个字就是:教在导学,学贵自主。“教在导学”,教师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学贵自主”,学生不是被动、消极地学,而是主动、积极地学。唯有教师的导学和学生的自主有机融合与统一,才能带来课堂理念的质变、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习方式的嬗变。

    “导学自主”课堂就是通过“听、看、说、想、做,动、静”七要素的转换,改变教学行为,改变学习方式,改变课堂生态。

    从理论层面上讲,教学作为在特定时空内师生共同参与的交往活动,其显著特征是目的性、预设性、情境性和互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认为,应特别强调通过师生互动、思维激荡、情感交融、体验感悟,彼此唤醒潜能,从而让课堂富有生机活力,富有创造智慧,富有价值效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教学相长。我们推出的“导学自主”课堂从根本意义上讲,就是要解决以往教学中存在的三大突出问题:一是通过教师的“导学”定位,有效解决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作用问题;二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定位,有效解决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三是通过优化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与学的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与学习效能。

    中国教师报:我了解到,2015年10月您在“导学自主”教学理念基础上,将传统“双基教学”和“目标教学”的优势与新课程理念有机融合,确立“导学自主·四环八步”课堂教学范式,进一步规范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学习效能。这一最新课堂样态的特点有哪些?

    滑秀林:一所好学校就是要从“教育工厂”走向“学习共同体”,师生在学习中要互为资源。学校要不断优化教学思想,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迭代后的“导学自主”课堂强调学科化、学段化、个性化执行;强调“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在得法”与教师教学风格的凝练,让课堂呈现出“有序、生态、魅力、高效”的特质。

“导学自主”课堂的关键在于促成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课堂逐步走向学科实践,富有生机活力,富有创造智慧。“导学自主”课堂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明白:知识是自主学习得来的,能力是通过积极训练形成的。当然,我们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要限制教师讲,课堂上,教师当传授则传授,当诱导则诱导,当点拨则点拨,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师与生”“教与学”实现美美与共、和谐共生。